回明 第七十二章 大战在即(二)

作者:一顾倾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3-15 11:45:35

崇祯问道:“宋先生,女真人已经兵逼遵化,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退敌。”

宋献策胸有成竹,微微笑道:‘皇上,臣试为皇上分析一下敌我的利弊,皇上就知我们能打败敌人了。第一,女真的长处在骑兵个个都多年打仗,凶猛迅捷,其军号领严明,这一次又是皇太极亲自出马,而我大明除了辽兵还算能征惯战外,其他各处的士兵多年不习战事,带队的将军很多根本不懂兵书兵法。因此战斗力极弱,当初皇上派去的一万人马,一遇女真人即溃败就是这个原因。

第二,敌人兵力集中,主动性强,我们现在可迎敌的军队分散各处,一时间难以统一调度,这是敌人有利的一面。

敌人也有不利的一面,第一,他们劳师袭远,长驱直入我大明境内,粮草供应困难,只要我们坚壁清野,然后皇上派一军截断或不停地骚扰他们的粮草线,如他们就地征粮,人少时就歼灭他们,人多时就骚扰他们。他们就会陷于极不利的地位。这一部分袭扰粮道的军队可从京营中抽出精锐士兵五千人来组成。

第二,袁督师亲率辽军从山海关赶来,各路勤王军队也在来京地路上,只要我们有一股军队从侧翼不停地骚扰他们以拖延时间,等大军到来后,就可以对敌形成包围之势。因为我们是在本国作战,百姓恨女真人而愿助我们,所以,依我看,这一股军队可以灵活机动的进退。火器营火器精锐,皇太极并没有见识过,虽火器营的士兵训练的日时短,但他们士气高昂,没有兵营里的兵痞气。只要善加埋伏,可出其不意打掉敌人一旗或二旗的骑兵。打掉他们一二个旗后,必然冲动他全军的士气。火器营打个小胜仗后,不急于于寻他们决战,而是伺机而动。以游动袭击战术攻击他们。因为有火器营的存在,皇太极不能不有顾忌,无法长驱直入,另一方面我们的源军从各处到来,这时另袁督师只要派几支部队断其后路,皇太极的军队就会不攻自破。“

听到宋献策说皇太极不攻自破,崇祯顿时兴奋起来。

他一扫睡不着觉的疲惫感,大声笑道:“听宋先生一分析,朕如拔雾而见青天的感觉。这二天,满朝文武,除了互相指责埋怨,都不知他们能干什么了!现在朕就命京营抽精兵五千去骚扰女真人的粮道。而你和鸿基马上带火器营出兵,“

“遵旨。”李鸿基和宋献策一齐接旨。

“你们多长时间可出兵?”崇[祯不安地问。

宋献策一听说皇太极进兵的事,早就和刘宗敏安排火器营的事了,他笑道:“皇上,兵贵神速,多则一日,早则半天,就能出兵。“

“好。爱卿真有名将之风。朕仿佛看到了周亚夫在世,韩信复生。“崇祯连日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欣慰来。

李鸿基见崇祯欢心鼓舞,猛想起看三国演义里的一事来,想当初马超为父报仇,发大兵来找曹操血战。马超神勇无比,几次险些置曹操于死地,书上形容曹操割须换袍以避马超,后来马超又调重兵前来。曹操帐下每个人都担忧无比,只有曹操,非但不忧,反而大喜,他说,马超我是早晚要征服,但是如果派重兵守着老巢,依着山关险阻,我派兵去打,一年二年也不见得打下来。今天他倾巢而出,我正好可以一举消灭他,为什么不高兴呢。

今天这种况状,和当年有些类似之处,只不过,皇太极比马超的智谋不知高出多少,而崇祯却无曹操的胸襟,宋献策刚才所列利弊里,并没有列出这一条,宋献策只以军事论断,虽猜个**不离十,(当年皇太极也是没攻破北京就撤走了,但是,袁崇焕却被杀掉了。)

如果皇太极真的攻破几个城地,甚至攻到北京城下,纵然最后让皇太极吃尽苦头,让他撤军了,袁崇焕也逃不了死亡的命运!

他站起来抱拳说对崇祯说道:“皇上,昔日曹操会战马超之时,曹操最后虽取得胜利,逼得马超剩三十骑逃跑,但一开始时,马超却占尽先机,逼曹操割须换袍,所以,战争一开始时,胜负成败非常乱人心神,也有可能女真人仗着一时兵强马壮,攻到北京城下,但是,只要我们深沟高垒,北京城高池固,粮草充足。绝无危险。但战争之间,可疑可怪的事情很多,皇太极为取得战争的胜利,会采取诸如反奸计之类的计策离间我们,

还望皇上能持重,能忍苦。不疑不惑!“

崇祯神情坚定,他站起身来,走到李鸿基面前,双目炯炯,大声说道:“鸿基放心,你们放心去当乐毅,朕绝不当魏惠王。”

“皇上用人不疑,虽古之圣王也不及也。”宋献策忙趁机敲钉脚砖。

三人又谈了一些战争的细节,崇祯越发感到宋献策的博学,李鸿基随机应变。

在二人将辞行之际,崇祯神情亲切和蔼,微笑说道:“李鸿基,朕听说你现在还没有妻室,你也该成个家了。朕的御妹乐安公主今天一十六岁,与朕兄妹感情最好。朕十分疼惜她。一直想给他找个称心如意的附马,朕想来想去,鸿基文武双全,性情豁达,御妹配你,朕十分放心。“崇祯刚一说完这句话,李鸿基扑通跪倒,崇祯哈哈大笑,伸手去扶。

没想到李鸿基一句话差点没让他气背过气去,李鸿基象扔烫手山芋似的说道:“皇上,微臣不能娶公主。”

“你说什么?”崇祯的笑容僵在脸上。伸出的手停在半空。

“难道朕的御妹还辱没了你!“崇祯的声音不觉变得严厉。

李鸿基忙说道:“皇上,臣早有女人了,臣的全部心意都已经给了她。臣若贪图富贵,娶了公主,非但是背叛了贞儿,也是对皇上,对公主的不忠。求皇上明鉴。“

崇祯阴沉着脸念着:“贞儿?你的女人叫贞儿?”

“是,皇上。”李鸿基虽跪在地上,却昂首大声说道。宋献策眼见崇祯面色不愉,怕崇祯当场震动,说不定李鸿基刚出牢房,再进地狱了。这皇上赐婚,敢拒绝可是抗旨的大事啊。他忙向李鸿基使眼色,那意思是你拒绝什么啊,不过就一个女人吗,大事要紧,何必在这事上认真!

“原来那个上书给朕的人是你的女人!”崇祯自语道。

“上书?!”李鸿基和宋献策都愣住。

崇祯走到御书案前,翻出一封信来,他取出信递给李鸿基。

李鸿基打开信,长长一篇文章,俱是鲜红的字,赫然是一封血书,字体娟秀,正是刑贞儿的笔迹。上面都是文言文,翻译成现代话就是,民女李贞儿给皇上叩头。

民女是李鸿基的妹妹,前日我哥哥被押入天牢,民女忧心如焚,我忧虑的不但是我哥哥的安危,还有大明江山的稳定。

我大明朝因为魏忠贤,客氏乱政,所以各方面受到严重的破坏,尤其能忠于王事的人才更是被杀伐殆尽。

国家没有人才便不能发展,以前,燕昭王千金召贤,才有燕国的强盛,齐桓公用管仲,终成霸业,秦王用商殃,才使秦国终灭六国。刘帮用韩信使项羽自刎乌江。

这是得人才的好处,也有失去人才遭至失败的,如田单用反奸计使燕惠王不信乐毅,用上了有勇无谋的劫骑,至使一败涂地。项羽不用韩信,虽百战百胜,垓下一战而亡国。

这都是用人才和不用人才的区别。

但是,人才不是完人,他们也许比常人更具有不可容忍的缺点。比如管仲在年轻时,和鲍叔牙相交,做买卖时,他多取几分利,别人都说管仲贪鄙。打仗时,管仲见事不好,率先逃跑。大家都说管仲不够义气,是个小人。

韩信是将才,可是他却受辱胯下,别人都说他贪生怕死,不能成大事。

可是,这二人却是影响了后世几千年的名相名将。所以,看英雄人才当不以常人的眼光来看。

当初齐桓公见宁戚时,一番交谈,桓公喜不自胜,就要带宁戚回宫。有人奏请桓公应该到宁戚的家乡去调查一下宁戚这个人,齐桓公却大笑说,如果我以当地人的眼光为准绳,那我也就发现不了宁戚这个人才了。宁戚是个英雄,但是,没有齐桓公,也发现不了这个英雄。

英雄之所以重英雄,是只有英雄才能发现英雄,而常人,往往把眼光更放在英雄的缺点上,他们夸大纽缠于这些细节,如同一群蝼蚁只能看到巨人脚下的泥土,却看不到巨人的本身。所以,古来英雄有很多都是寂寞的。

李鸿基是一个人才,他可以在短期间内为国家筹集几十万两的军饷。使辽东军心安定,火器营得建。他可以孤身犯险,谈笑间破了女真的阴谋,然而,他又是一个满身缺点的人,他疏狂不羁,不遵礼法,不能和朝臣们圆通和谐的相处。皇上大力提拔他之后,他更不知木秀于林的道理,不知以谦恭的态度来化解众人的不平之心,反而出言不逊,直言心中所想。结果引起众怒。皇上虽有心回护,却困于众议汹汹。这是他的失败,他的错误。但是,这也正说明他质朴无华,心地无私。也说明他是真心忠心于皇上的,所以他无所隐藏,无所避忌。所以他直言不讳。所以他充满棱角,不知变通。

如果皇上想要他,却不能包容他的缺点,正如想要得到大象的力量,却不能包容大象的沉重,想得到百灵的歌喉,却不能包容百灵的活泼跳跃一样。皇上又到哪里去找这样的象和百灵呢。所以,请皇上以无比宽大的心胸来包容他,以无比高明的智慧来任用他。皇上不久就会发现,您会有齐桓公,刘帮一样的狂喜。如果皇上实在困于众议而不能放过他,那么,就请杀民女以赎我哥哥的罪。以塞众人之口。只求放过我哥哥,让他能见识到盛世的光辉,让他因为皇上的知人善任而青史留名。民女虽死,也没什么遗憾的了。“

李鸿基看完这封信,只觉心头滚烫。险些落下泪来。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