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1982 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机遇与挑战

作者:刀削面加蛋 分类:都市生活 更新时间:2023-03-07 16:09:12

对于段云来说,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意味着终于可以有机会收购一些各地的国营企业,完成自己下一步的布局。

段云之所以会有收购国企股份的想法,一方面是集团公司现在业务发展越来越快,他需要短时间内迅速加大产能,并且出于物流的考虑,他也需要在别的地方新建工厂,但如果新建工厂的话,土地的审批,厂房的建设,工人的培训所需的周期太长,如果能够直接控股一些当地的国营电子厂,可以极大的节省时间和金钱。

另外一方面就是段云的产品销售也需要得到其他省份的政府支持,本着双赢的原则,段云也必须要给当地提供一些税收和就业岗位,以此来换取政策上的扶持,至少的对待天音集团以及本地企业的产品销售方面,地方政府不至于政策倾斜力度太大,造成天音集团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正是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段云很快就成立了一个评估团队,让这是团队到全国各大省市的一二线城市等一些电子企业进行摸底和评估,如果这家企业各方面都能够达到段云制定的标准,那么他下一步将会运作对该公司入股或收购的事宜。

可以说,在这个时候,段云已经开始对国内的电子市场进行更为深入的布局。

如果放在几年前,段云的这种计划是万万不可能成功的,但是到了1993年的时候,种种迹象表明,当前的中国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计划经济国家了。

中央政府针对新的经济形势,对一些管制概念采取进行全新的诠释。

今年对于段云来说,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充满机遇的一年,但与此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年头。

这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外资企业的蜂拥而入。

其实从1992年开始,跨国公司在华大规模投资就已经开始出现跨越式的增长。

去年一年,合同外资就已经达到了 57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是135亿美元,这几乎是前年的4倍还多。

在市场的诱惑和政府的鼓励下,跨国公司开始狂热的梦想中国,最经典的表述出自科达公司的总裁裴学德,他曾经说过:“只要中国有一半人口,每年拍一个35片装胶卷,已经足以将全球影像市场扩大25%,中国每秒多拍摄500张照片,便相当于多了一个规模,等同于日本和美国的市场。”

用人口乘以某一商品,从而计算出中国市场的规模,这几乎是所有跨国公司进入这个东方国家时最常用的一个算式,不过事实将很快告诉他们,这是一个玫瑰色的幻觉。

而这一年也是日本企业在华投资增长的转折点,去年被批准的投资项目多达3414个,是1991年的三倍,而在这其中,家用电子产品和汽车是美国和日本厂商投资最多的项目,而这也对天音集团的电子和汽车产业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前几年仅靠价格而取得对进口电子产品和汽车碾压性的优势在未来一两年将会荡然无存,如果这个时候天音集团出现决策性的失误,等待段云的局面将会是凶多吉少……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