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瞧见两人的眼神,尴尬的掩嘴咳嗽了一声,拿着望远镜回到亭子里坐下。
“你们也坐。”皇帝看了看两人,完全没有把望远镜还给他们的样子。
两人无奈的坐了下来,太监立刻让人准备茶水点心送上来。
坐下之后,皇帝这才将望远镜重新拿出来仔细的研究。
“你们怎么会想着做这个的?”皇帝问道。
有了这个,确实能看到很远的地方,但同样的,皇帝也有了自己的担心,若是这个东西人手一个,那岂不是很容易便窥探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可能连自己这皇宫,只怕都会在人的眼中一览无余。
若他们要拿这个做生意,皇帝说什么也不会同意的。
这样的东西,越少越好。
李逸看了一眼文瑶,朝她点点头,文瑶这才开口:“回陛下,这个其实是为了邱家航海准备的。”
皇帝愣了一下:“航海?”
突然,他想到了什么。
“你是说海贸?邱家,是你那个姐姐家吗?他们家参与了海贸?”这件事其实一直都是皇帝心中的一个烦忧,前朝开海贸有多赚钱他是知道的,史册记载都有,他也想尝试重开海贸,可试了几次,都失败了,出去的船没再回来过。
可就算是这样,皇帝也没打算放弃过。
提起这个,皇帝兴奋的脸色渐渐的沉了下来,变得凝重。
“哎。”皇帝深深地叹了口气:“朕确实想重开海贸,可……前朝留下的记录太少,想要重开海贸只怕没那么容易。”
“其实,海上航行最难的便是辨别方向,一望无垠的大海上,想要辨别方向真的很难,哪怕司南也有失误的时候。”李逸开口。
皇帝认同的点点头:“是啊,可惜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
李逸和文瑶对视一眼,文瑶又从袖子里掏出来一个东西放到桌上。
“陛下,你看看这个?”
文瑶的指南针做成了罗盘的形式,上面清楚的标注出了东南西北和各个方位。
指南针放到桌上,先是晃动了一会,然后双向指针,一边指向了南,一边指向了北。
皇帝眼前一亮:“这是?”
“指南针。”文瑶开口:“指南针是我们在司南的基础上改造的,防水,定位准,而且不管是在哪里,都能用,有了这个,就不怕船上的人无法辨别方向,再加上望远镜能观望几里外的情况,对海上航行来说,是再好不过了。”
皇帝虽然舍不得望远镜,还是小心的放到了桌上,拿起指南针起身开始试,无论他怎么转,手上的指南针的指针始终指向南北。
“好好好,太好了。”皇帝此时无比的高兴,仿佛困扰他的阴霾突然之间被扫除大半,整个人看着都开朗了不少。
重新坐下来,皇帝看着桌上的两样东西,有了这两样东西,他相信海贸之事迟早能成功的。
“此物,能不能多做几个?”皇帝问。
两人点头:“能,只是需要点时间。”
皇帝摆手:“无妨,只要做出来,朕给你们时间,需要什么东西只管开了单子,朕派人去找。”
“这倒不用,东西我们都找的差不多了,而且卓叔现在烧制玻璃的手艺已经越来越炉火纯青了。”文瑶回答。
皇帝点了点头,看向两人:“此番你们二人又立了大功,可有什么要的?”
两人并未提奖赏,而是李逸直接说道:“皇伯伯,其实这两样东西的用处不止这些。”
“哦?”
李逸微微一笑,直言:“若是用在边防岗哨,便能更早的发现敌人的动向,给我军更充足的时间准备迎战。”
皇帝刚才被海贸的事困住,将思想给局限了,这会李逸只说一句,皇帝便反应过来了,此物若用在战场上,更能让将领观察战场的局势,而且正如李逸所说,用在岗哨便能更早的发现敌军的动向,也好提前做准备。
“好好好,太好了,若是如此,那我军必定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哈哈哈哈,真是天佑我安南,天佑我安南啊。”皇帝这下是真的开心了。
先是粮食增产,现在又有了这般方便的辅助工具,如何能让他不高兴。
皇帝这一高兴,又给了两人一堆赏赐。
只可惜,带进宫的望远镜和指南针没能拿回来,皇帝到底还是没舍得还给他们。
算了,就当是送这个老顽童的礼物了。
他们俩走的时候皇帝还拿着望远镜在观景台往外看呢,一点也没舍得走。
虽然损失一个指南针一个望远镜,但换回来不少价值连城的赏赐,也值了。
有了之前的经验,后面做起来就简单多了,文瑶和卓义又做了四个望远镜,三个是皇帝要的,准备送去北境,指南针则是能做多少做多少,反正这个东西也不怕被人发现是怎么做的,望远镜是用处敏感,但这个皇帝可不会拘着他们。
终归是要让两个小家伙有利可图的。
虽然已经掌握了技巧,可真的做起来还是极难,特别是镜头的烧制,那是真的废百出一,做坏的那些文瑶也没留下,免得给人利用的机会。
一个月的时间,三个望远镜送进宫里,又被皇帝以最信任隐蔽的方法送去北境,交给夏将军。
另外还有两个望远镜和几个指南针,被分成两套,一套送去邱家,交给邱家父子,一套送去给南边负责海贸的官员,那人是皇帝的亲信,为了海贸的事已经在沿海呆了好几年了。
一路送去的,还有文瑶写下的海水变成淡水的方法,在海上航行,不光是方向的问题,人吃饭喝水同样是大问题,有了这些,相信后续再有船出海就容易多了。
去北境的人临走前,文瑶托他们帮忙探望一番文发和远去北境找文发的铁牛跟李二虎,顺便给三人捎了许多常用的药和御寒的衣物,这个时节,北境也开始降温了。
之前回来的商队给文瑶带来了消息,文发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已经升了校尉。
话轻巧,可文瑶知道,这些都是文发用他的大刀一刀一刀砍出来的功绩,每一次的功劳都是拿命拼来的。
七月初,文修易来信,早稻产量相比去年又增长了一些,而且他这次种的早稻,都是奔着做种去的,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开始,安南其他地方也能换他的稻种试试了。
除了给皇帝的汇报,文修易还给文瑶写了封信,有太多的话不能直接说,只让她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