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求生实录 第1071章 神来之笔(中)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2 15:16:30

无论是北齐还是北周,春耕都是忙碌的。邺城地区的春耕已然结束,而晋阳的春耕,却依旧如火如荼。大量的非洲草棉,也叫“高昌棉”的农作物,被种植在太原盆地、汾阳盆地等耽误春耕的土地上。

因为高昌棉的播种日期正好比粮食作物晚一两个月,所以在晋阳失去种粮和大量人力之后,居然可以把土地的耕作衔接上。当然,这里已经种不出粮食了,所有人吃的都是靠邺城地区输送。

荆襄的核心襄阳城外,水鸭成片成片游弋在汉江边上,真是应了那句诗:春江水暖鸭先知!

渔民们在附近的池塘里面洒下鱼苗,然后等待着鱼儿长大后,成为他们饭桌上的美味。荆襄爱吃鱼,甚至可以说鱼类是普通百姓补充动物蛋白的唯一渠道。

穷人除了主粮和难以下咽的蔬菜以外,也就只有鱼可以吃。在缺少食盐的年代里,鱼的存放很有些问题,所以跟鱼有关的菜,很多都是以各种各样的“咸鱼”存在的。

汉江上离岸边不远的一叶扁舟上,一位身材修长,头发及腰的中年男子,正在眺望东方,似乎有客人会从这里来一样。

“主公,这里风大,我们回去吧。”

说话的军士划着船,身上穿着厚厚的皮袄,他似乎眉头不展,心事很重的样子。

“你这是想家了吧?何止是你啊,我王琳也是在思念家乡。”说话的男子,正是名义上替北齐镇守荆襄,而实际上则是游离于各国独立存在的荆襄大都督王琳!

麾下精兵数万,若是动员一下,拉起十万人马不是问题。可谓是这一带跺一跺脚,地面就抖三抖的大人物。

给他划船的,乃是王琳的亲信,司马潘忠。

“主公,陪您起家的我们这些兄弟,无不思念家乡啊。这荆襄虽好,却始终不是故土。”

潘忠轻叹了一声,有好多话不知道要怎么说出口。

俗语有云:保暖思XX。当人安定下来了以后,他就有各种各样进一步的需求,当然,这不是剑人矫情,而是人类的天性。

当初王琳朝不保夕,连根据地都没有,快要被人赶到湘西“打游击”,可谓是一个大写的“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