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求生实录 第1225 章 最后的战役(上)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2 15:16:30

挖掘地道,乃是古代攻城的一种老套办法。虽然从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但却是被历朝历代的将领们广泛使用。

并且屡试不爽。

当然,也有玩不转翻车的,最后变成了笑柄。

总之,鉴于古代城池多半都是用“板筑法”填土而成,因此,挖掘地道,确实可以有奇效,能从城墙下方通过,直接在城内开一个洞。

甚至很多城池都是暗道,可以从城内地道直通城外,某些地道,甚至长大十多里地,洞内用砖石衬彻而成,俨然跟现在的防空洞类似。

比如说建文帝逃走的密道,后世被人发现,就建的不仅隐秘,而且工程质量极高。

打仗的时候挖地道没什么讲究,用木杆支撑起地洞,一直挖到城内即可。当然,敌军并非是木头做的,一旦察觉你的挖地道,那么他们也会用各种办法破坏你的作业进程。

比如灌水!比如在你地道上方开个洞,烧树枝放出浓烟!甚至直接让地道塌陷,让你自己麾下的人马陷在里面。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战术就是战术,没有万能这种说法,会不会奏效,全看攻守双方的对抗如何进行。

李达提出这个战术,倒也是符合金墉城的情况。

城池小,城墙高,军队无法展开,不能形成规模优势。

对此高伯逸不置可否。

办法不能说不好,只是,在此之前,还可以试试别的,比如:劝降!

“诸位,你们还有别的好办法么?”

高伯逸沉声问道。

“主公,不如这样。征调民夫挖掘黄河,引一条沟渠到金墉城下,大水漫灌之下,高演必定手忙脚乱。”

杨素出了个馊主意。

“你是想将来的时候,方便建设洛阳么?”

高伯逸笑着问道。

此举很明显一举两得,在金墉城下开一渡口漕运,可以极大方便洛阳在将来,成为关中和河北的漕运。

“不错,只是这个搞法,工程量浩大,得不偿失。”

高伯逸摇摇头说道。

隋唐的时候,不是没人这么想过。只是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该工程被无限期搁置。比较起来,还是李达说的挖地道好搞一点。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