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县失守的消息,震惊了庐江上下,听说朝廷有十万大军入境,那些大户之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逃。

逃!

渡江!

去丹阳,去吴郡,去会稽,反正跑得越远越好!

周瑜没逃。

「逃也无用。」他掂起一粒棋子,点到天元之位,感慨道:「此棋即是入彀,又何尝不是肢解?截断南北,阻隔东西,势穷矣,再无胜机。」

陪他下棋的鲁肃,当然知道这是在以棋比喻军势,说的便是朝廷大军穿插到皖县的战略,好奇的问道:「公瑾以为,当今陛下这一步棋,如何评价?」

「凶狠!」周瑜毫不犹豫的给出了自己的评价:「攻敌破绽,迅捷凌厉,遍观这位的用兵之道,从不强攻硬打,往往以迅雷之势,直攻敌人薄弱,中者必死,绝不留情。」

他微微摇头,似乎在思考应对之法,半晌之后,颓然一叹:「刘勋、纪灵等人,怎会是他的对手,大军西去,他便东来,淮水北岸又有敌军压境,江夏那边还不知道留有何等手段,庐江危矣,九江、广陵危矣,江东危矣。」

「形势当真坏到了如此地步?」鲁肃对好友的军略是极为佩服的,可朝廷大军只是刚进庐江,怎么整个江东就不可挽回了呢?他实在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

「江防还在呢。」他心虚的嘀咕了一句,在给自己找寻信心。

「无淮不可守江。」周瑜一句话就打消了他的侥幸,意味深长的说道:「以皇帝之尊入敌后,怎会甘心只取三郡之地?」

伸出手掌在檀木棋盘上画了一个圈:「江夏、汝南、九江、广陵、吴郡、丹阳、豫章,七郡之腹心,便是庐江,兵入庐江,敌势贯通,我军散乱,胜负已定,大势倾颓,难以挽回了。」

鲁肃一点下棋的兴致都没有了,虽然他没在江南出仕,可他的家族不受皇帝待见啊。

难受。

「明天就是秋分,子敬过来饮宴,你我共度中秋,及时行乐。其他琐事何必挂怀?皇帝让交田,那就交,让解散部曲,那就解散,他还能吃了我辈不成?且宽心度日便是。」

周瑜看不得友人颓废,出言劝解。

鲁肃苦笑了一下:「只可惜我辈生不逢时,满身才学却不得用,甚憾!」

「案牍劳形而已,何必叹息?风花雪月,遨游江湖,悠然终老,岂不快哉?子敬与我抚琴泛舟,烹茶斗酒,效仿神仙中人,遍历大川,何必理会俗世烦恼?」周瑜朗声长笑,似乎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鲁肃知道好友心中志向,暗中叹息一声,配合着笑道:「曲有误,周郎顾,江左美周郎,必能载誉天下,为兄可没这等才情,只好厚颜相随,蹭一蹭周郎的光彩。」

两人相视而笑,笑声飘荡在寂寥的夜色里,逐渐沉寂。

刘襄可没有周瑜、鲁肃这么多闲工夫,也没有这两人心中的感伤,他正在观看舆图,勾画着未来的行止。

秋收啦,有粮食了,不必再捆住手脚,滋长敌人的侥幸了。

扬州,势在必得!

但怎么打,还得仔细推敲。

皖县向西南克寻阳,便可截断敌方水军归路,再渡江攻柴桑,便可打进豫章郡。

向北过龙舒,直上阳泉,便可骚扰淮水防线,接应关羽所部渡河。

向东北,可打庐江郡的郡治舒县,继续向东北进兵,便可威胁合肥,搅乱九江郡。

若是向东,在枞阳渡江,便可攻进丹阳郡。

先打哪里呢?他有些犹豫。

若全军向北,等于给赤壁的敌人松绑,因为下游没人堵截了。

若是南下寻阳,南北战场便无法

联通,属于各自为战,难以合力。

他的心有点大,两边都不想放。

正在思索两全之策,史阿来报:「启禀陛下,有人求见,说是故人乔蕤,恳请陛下拨冗一见。」

「乔蕤?」刘襄琢磨了半天才想起来是谁。

「是他呀,带进来吧。」

乔蕤是袁术的大将,地位仅次于张勋,比纪灵、刘勋之辈,受重用得多,早年间,发兵救袁术,可不是一次两次,两家来往还算是密切。

此人仪表堂堂,曾经作为使者,多次拜见过刘襄。

不多时,乔蕤带到,那个曾经英朗的将军不见了,现在面容憔悴,身形枯瘦,像个七尺半的竹竿,挂着一套深灰色的宽大衣袍,一副行将就木的样子。

颤颤巍巍的行礼拜见:「小民乔蕤,叩见陛下。」

「免礼,平身,乔卿何至于此?」这副形象真的把刘襄惊住了。

乔蕤曾经非常帅,面容俊朗,肤色白皙,胡须柔顺,仪表非凡,形象气质特别好,他没什么才能,光靠卖相就得到了袁术的重用,相当于军方二号人物。

他有两个女儿,一个叫大乔,一个叫小乔,两女的长相都随父,这么一说,大家就该知道他的样貌姿容了吧?

现在变成这种样子,恐怕是发生了很多的变故,袁术死后,他也销声匿迹,没想到还能在皖县相逢。

「启禀陛下,小民患病多年,如今行如枯槁,有碍观瞻,小民之罪也,望陛下宽恕。」

刘襄摆摆手,宽慰道:「人之皮囊,天生天养,不要放在心上,品德、学问方为贵重之属。」

他其实不知道该怎么劝这种曾经的中年帅大叔,浅浅的说了一句,就岔开了话题:「乔卿此次前来,可是有事?」

「小民旧疾难愈,时日无多了,只是放不下家中两个女儿,小女姊妹皆容颜淑丽,恐遭祸端,恳请陛下念在故人的份上,能够照拂一二。」

乔蕤知道自己的身体不行了,自古有云,红颜祸水,没了他的庇护,两个女儿又无兄弟,下场好不了。

他原本就在探查扬州的俊杰,最能入眼的便是舒县周瑜周公瑾,可当今皇上突然到了皖县,而他早年间便与今上相识,这岂非天意?

他自信只要见过自己的人,必然会留下印象。

所以,便求上门来。

至于其他的,倒是没什么奢望,将死之人,能为女儿寻到依靠,便别无所求了。

「待战事结束,你们一家便随朕回长安吧,相识一场,怎能视作不见?长安有名医坐镇,乔卿的病情必然是能够治愈的,放宽心态,会好起来的。」

这一家想投奔你,谁会拒绝呢?

是吧?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