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凌晨五点钟,申城飞机制造厂灯火通明。

从昨天收到消息到现在,全厂呈现着一副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各科室领导亲自下车间,督促工人们搞好厂里卫生,修缮部分生产设备。

即便上级领导发来通知,林凯峰已经口头同意兼并申城飞机制造厂。

众人依旧不敢有任何的怠慢。

万一林凯峰看到厂里半死不活的破败景象,对申城飞机制造厂产生不良印象。

放弃并购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毕竟。

北方机械集团早就实施了股份制经营模式。

上级部门只有建议权,无法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北方机械集团一定要并购申城飞机制造厂。

忙到早上八点,精疲力尽的厂领导们顾不上吃饭,纷纷聚集工厂大门前。

翘首以待,等着“财神爷”过来。

即便知道林凯峰和刘老将军的飞机,中午才会的抵达申城,依旧挡不住众人的期盼之情。

自七十年代末开始,申城飞机制造厂划归地方管理。

短短几年,飞机厂一共换了三家隶属单位。

连续更换主管单位,非但没能让申城飞机制造厂扭亏为盈,反而让厂里的局面一天比一天糟糕。

各个隶属部门有着一个共同的问题,手中缺乏资金。

更缺乏引导申城飞机制造厂,进入市场经济的能力。

苦熬几年。

申城飞机制造厂终于等来了曙光。

副厂长蒋为民瞧了瞧众人脸上的迫切表情,忽然发出呵呵笑声。

“同志们,此情此景我想起了一句古诗。”

“这句诗,完美地切合了我们现在的心情。”

闻言,众人纷纷侧目看向蒋为民。

厂长张国庆打趣道:“老蒋,我们大伙都知道你家是书香门弟,惯于吟诗作对,你老小子就别卖关子了,让我们高兴高兴。”

距离刘老将军一行人抵达工厂,起码还有几个小时。

不说说笑笑,怎么打发时间。

“守得云开见月明。”

蒋为民摇头晃脑,口里冒出一句脍炙人口的古诗。

“哈哈哈,别说,这句诗还特么的贴切。”

“一脸换了三个娘家,这一回总会嫁对人了。”

“北方机械集团财大气粗,一旦被他们并购,我们厂将彻底甩掉资金短缺的顶大帽子。”

众人竖起大拇指,蒋为民的这句诗说得太应景。

完美描述了众人现在的心情。

说说笑笑间,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来了来了,他们来了!!!”

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众人定睛观瞧。

道路前方出现了一支庞大的车队。

前面是一辆绿色军车,两边跟随着大量的警用三轮摩托。

“噼里啪啦……”

张国庆大手一挥,马上有工人拿下嘴里香烟,燃放准备多时鞭炮。

除了燃放鞭炮。

厂里临时准备的锣鼓队跟着开工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不多时,车队停在工厂大门前。

林凯峰,刘老将军,市府各部门陪同人员,纷纷从车里下来。

看着眼前的喜庆一幕,刘老将军表情风趣地说道:“呵呵呵,你们573厂还真是能搞名堂。”

“又是敲锣打鼓,又是燃放鞭炮,还真是有点大姑娘出嫁的意思。”

此话一出,众人哈哈大笑。

刘老将军描述得太贴切了。

结婚嫁女儿,不就是这番景象吗。

张国庆,蒋为民等573厂领导脸上,带着浓浓的开心和激动。

林凯峰是经济战线骨干,全国知名的创汇能手,点子大王。

军方大佬,亲自陪同林凯峰过来谈并购,可见林凯峰在上级部门眼中,有着非比寻常的地位。

一旦本次并购取得完美成功,573厂绝对能够一飞冲天。

成为别人眼中羡慕的全新企业。

“林凯峰同志,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573厂厂长张国庆同志。”

“站在他旁边的分别是副厂长蒋为民,技术科长,后勤科长,总工程师……”

陪同参观的申城市府一把手梁跃进,一一将众人的身份介绍给林凯峰认识。

提及厂里各领导,不但是管理人员,更是技术战线上的一把好手。

别看573厂职工仅有一千余人,每个人都是多面手。

“国庆同志,还不过来和林凯峰同志聊两句。”

梁跃进冲着只顾呵呵傻笑的张国庆连使眼色。

“哦哦哦,来了!”

回过神的张国庆,快步向前走。

来到面前,张国庆紧紧握住林凯峰的手,激动得语无伦次。

“林总经理同志,不不不,林凯峰同志,林总,欢迎你来我们厂考察参观。”

闻听此言,林凯峰哭笑不得。

刘老将军和其他人露出了善意的笑容。

换成他们是张国庆,表现恐怕比张国庆要激动。

能够被北方机械集团并购,成为该集团的下属企业。

代表着过不完的好日子。

换成谁,谁不激动?

相比于因为过度开心而有些语无伦次的厂长张国庆,副厂长蒋为民心态相当淡定不少。

代表张国庆,表达对各部门领导到来的热烈欢迎。

是继续吃糠喝稀,还是人人成为万元户,都看今天这一次了。

573厂众人比林凯峰更早知道,自己要被并购到北方机械集团的事情。

上级充当媒人,安排北方机械集团全资收购申城飞机制造厂。

从北方机械集团成立至今,凡是被北方机械集团并购或是入股的企业,一个接一个地鸟枪换炮。

从曾经的亏损企业,变成行业里的领军企业。

参加欢迎仪式的工人代表们,恨不得将双手拍烂,以此表达喜悦的心情。

厂里的技术员,工程师也都是心潮澎拜,充满期待。

早就听说,北方机械集团重视科技人员。

加入北方机械集团的知识分子,一个比一个日子过得好。

每月不但有丰厚的工资,奖金,一旦搞出技术创新,还能获得一笔巨额奖励。

不少科研同行纷纷成了万元户。

即使是普普通通的工人,只要进入北方机械集团工作一年以上,每月拿到手的工资和奖金,没有八百,也一定有五百。

一年到头即使成不了万元户,也算半个万元户。

说话间,林凯峰发现了一个问题。

心中叹了一口气。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