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凛默默注视着她们离去的背影,那对母子三人构成的画面如同一幅温馨的家庭油画,恬静而美好。

他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眷恋与满足,直到卧室房门在身后缓缓阖上,才将目光收回。

此刻,他的眉头微微舒展开来,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唇角自然而然地勾勒出一抹淡雅的笑容,那是发自内心的释然与喜悦。

随后,他悠然转身,步伐闲适地踱回自己的寝室,任由月光洒满窗台,独享这份难得的静谧。

与此同时,县公安局的气氛却与赵凛家中截然相反,那里正是一片紧张而喧闹的景象。

数名身着笔挺军装的男子犹如猎豹般敏捷,他们眼神锐利,动作迅猛,迅速控制住了局内那些因恐慌而躁动不安的人群。

他们巧妙地布置现场,营造出即将因公出差的假象,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滴水不漏。

恰好邻省发生了一桩与本地紧密相关的重大案件。

两地区需要协同侦查,如此安排这些人员外出,既顺理成章,又不易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办公桌前,一位眉心嵌着醒目疤痕的男子稳稳落座,他眼神如炬,犹如鹰眼般犀利,直直凝视着眼前瑟瑟发抖的嫌疑人,威严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别再挣扎了,你们犯罪的证据,我们已经全部掌握。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这是你最后的机会。”

面对这样的质询,对面的男人脸色瞬间如纸般惨白,额头上渗出冷汗,心中百思不得其解:他们自认为行事隐秘,天衣无缝,怎会如此轻易就被警方揭穿?

他心存一丝侥幸,试图为自己辩解:“我只是收了点钱,一个春河大队的普通农妇罢了,能有什么大不了的?再者,那家人根本没有任何实证,只是口头上说宋母涉嫌拐卖。那两个孩子,分明是宋母的亲外孙和外孙女啊……”

疤痕男听罢,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笑意,眼中寒光闪现,毫不留情地戳穿了他的谎言:“我说的是春河大队的主任沈家福一伙人,你以为仅凭宋母这一桩案件,就能让我们这么多兄弟在此苦守多日?”

对方闻此言,犹如被雷霆击中,身子陡然一颤,面色瞬间褪去最后一丝血色。

他们是如何得知这一切的?这怎么可能?完了,一切都完了!恐惧如潮水般汹涌袭来,他再也无法掩饰内心的绝望,空气中甚至弥漫起一股淡淡的尿臊味。

男人全身颤抖如秋风中的落叶,无法想象自己接下来将要面临的残酷惩罚,只能在无尽的惊恐中等待命运的裁决。

接下来的日子里,宋念依然坚持每日为孙大夫送上新鲜采摘的金银花,她的存款也在辛勤努力下终于突破了一块钱的大关。

念及赵凛连日来不仅帮忙料理家中一日三餐,更是在赵母的悉心照料下。

让这个家充满了爱与温暖,宋念决定略表心意,以实际行动回馈他们的付出。

她在家中精心挑选出饱满芬芳的金银花,配以清甜的冰糖,细心熬制了一大锅清凉甘甜的金银花水。

炉火跳跃,锅中金银花与冰糖相互交融,香气四溢,仿佛在述说着生活的甜蜜与和谐。

待金银花水冷却至适宜的温度,宋念将其小心翼翼地倒入暖水壶,又贴心地备好两只洁白的搪瓷杯,一切准备就绪。

她满怀感激与期待,提着这份饱含心意的礼物。

踏着晨光,直奔田间,希望能在第一时间将这份清凉与关爱送到赵凛与赵母手中。

秋收的尾声在金黄的稻田中悄然奏响,村民们沉浸在一片繁忙而有序的劳作之中。

饱满的稻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田间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稻香,混合着泥土的气息,那是大自然最淳朴的馈赠。

尽管已接近收尾,田间地头依然热火朝天,人们挥汗如雨,忙碌的身影在金色海洋中穿梭,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秋收画卷。

赵凛,这位让乡邻们赞不绝口的青年,此刻正身着一件贴身背心,下身搭配宽松军裤,展现出结实健硕的身躯。

他手持镰刀,犹如一位技艺精湛的舞者,每一次挥舞都精准有力,疾如闪电。刀

光闪现之间,稻梗应声倒下,整齐划一地排列在田垄两侧,宛如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列队待检,引得旁人连连赞叹。

他的动作流畅且高效,既有力量的爆发,又不失优雅的韵律,让人不禁感叹其能干与敬业。

“大姐,瞧瞧你家老三,真是让人羡慕嫉妒得紧啊!”

平素与赵母交好的朱大嫂,一边用毛巾擦拭额头的汗水,一边满眼艳羡地望向赵凛。

那眼神中,既有对赵凛勤劳能干的赞赏,也有对自己三个儿子的无奈对比。

自家那三位虽也是壮实青年,但在赵凛面前,似乎显得黯然失色,三人合力或许都无法与赵凛一人的效率相比。

赵母闻此言,心中暗自得意,但面上仍保持着一贯的谦逊之态,微微一笑,回答道:“哪里哪里,孩子长大了,懂得为家里出份力,这是应当的嘛。”

话虽如此,那藏不住的骄傲与欣慰却在眼角眉梢流转,仿佛在告诉众人,她对这个儿子的满意与自豪。

朱大嫂听罢,爽朗地笑了起来,打趣道:“哎呀,你这张嘴,可真够硬气的,不愧是厂长他亲娘!”

言语间,充满了对赵母教子有方的钦佩与亲近。

就在此时,一阵冷哼打破了田间的和谐气氛,带着浓浓的阴阳怪气:“有什么不应该的?儿子拼死拼活,媳妇倒在家睡大觉!哈哈!”

这声音如同一道刺耳的音符,瞬间将众人的目光引向了宋念未参与劳动一事。

同在一个大队,宋念为何可以不用干活?尽管杨大力早已声明,宋念不上工便无工分,届时不会分给她粮食,但仍有人对此耿耿于怀,抱着“恨人有,笑人无”的心态,对宋念指指点点,私下议论纷纷。

“大姐,你可是咱们大队出了名的好婆婆啊!”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