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水车的图纸,沈婳又赢得了阿史那曜的“友谊”。

接下来,不管是东西二市因为糖而引发的一场场火爆,还是魏四郎继续招揽“老弱病残”的举动,阿史那曜都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红糖、白糖和冰糖,卖出了珠宝的天价。

价格奇高,权贵、豪族们却还争相购买。

红糖也就罢了,曾经出现过,且品相看着也不太好,但白如雪的白糖、透如晶的冰糖,真的戳到了贵人们的心啊。

从未有过的珍品,品相也如此洁白、通透,尽显高贵。

价格,也是真的贵,一般富豪都消费不起呢。

若是家里没有白糖、冰糖,岂不是表明,自家败落了。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饮品,而是身份的象征啊。

若不是古人都有“藏富”的习惯,沈婳都想来个“买糖验资”——想买糖,可以啊,先说说自家的资产有没有破十万贯?

古人讲究含蓄,哪怕是炫富,也是低调的奢华。

比如,不说自家有多少钱,但市面上最贵、最豪奢的东西,在自家随处可见。

香料啊,茶叶啊,坐地竹席啊等等等等,都是细微处彰显尊贵。

如今,权贵们炫富的方式,又多了一个“糖”。

有客拜访,奉茶的时候,随手摆放一个糖罐。

白如雪的白糖放在青瓷罐子里,颜色分明,尽显富贵。

主人家再状似随意地奉上银匙,让客人随意取用……啧啧,那逼格,绝对能够拉满。

无声无息间,就让客人知道,我家的糖,就是烹茶的作料,才不是什么稀罕物……我家依然富贵。

有了一家这样显摆,就会有许多权贵争相效仿。

一时间,糖,风靡整个京城,并有朝着其他州郡蔓延的趋势——

嗯,大盛虽然亡了,天下也乱了,但京城就是京城。

首善之地、龙脉之所,京城的东西,依然代表着尊贵、时尚,依然能够引领天下的潮流。

龙门商贸运到京城的第一批货,两天就卖空了。

接着就是预售 限量。

然后,又引发了一波购物狂潮。

红袖和一众管事们,数钱都数到了手抽筋,搬运金银铜钱的时候,都累得腰酸背痛。

跟糖比起来,上个月的手工皂热卖,根本就是小意思。

郑、黄、陈等几家豪族的管事们,一边看着自家手工皂持续火爆,一边又看到了龙门商贸的糖竟如此大卖。

他们全都羡慕不已。

眼红、流口水,他们恨不能立刻赶回利州,告诉各自的主人:

“郎君,龙门寨了不得啊!”

“龙门寨的糖,简直太受欢迎了!”

已经不是简单的商品,而是他娘的又引领了一项风潮啊。

家里来了客人,奉茶,一定要有糖罐。

或者,干脆就是来一碗糖水。

红糖水最次,白糖水、冰糖水最好。

龙门寨的糖,在京城,已经成了身份的象征!

哦,不,应该不只是京城。

几大豪族的管事们,可是跟着红袖一路从利州抵达京城。

进入利州州府的时候,商队就曾经停留过,红袖给州府的龙门商贸,留下了一车的货物。

通过散关、仓州的时候,商队也停留了一日,继续卸货、补货!

那时,商队急着赶路,并没有多停留。

几大豪族的管事,也只想着自家的手工皂生意,只想尽快抵达京城。

他们并没有过多的关注龙门商贸。

而在京城,亲眼见识到了糖的火爆,众管事这才反应过来:或许,在利州、仓州的时候,商队卸下来的货物,就是糖!

龙门寨不只是在京城赚得盆满钵满,这一路,人家也是处处放下了聚宝盆,只等着收钱呢。

“咱们跟龙门寨是合作伙伴,更是一家人!”

“手工皂的秘方,龙门寨都给了,那、那这糖……”

管事们全都心动了,他们无法第一时间跑回利州,却可以写信啊。

于是,一只只的鸽子、鹞子等飞禽,带着信件,直飞利州。

三四天的功夫,利州的几大豪族,便知道了“糖”为何物,更知道龙门寨靠着“糖”能够运回多少金银铜钱。

“不少于三十万贯,兴许高大五十万贯!”

这可是“贯”啊,一贯就是一千个铜钱,相当于一两银子。

三十万贯,好些号称富甲一方的富商,一辈子都赚不到这么多钱呢。

而对于龙门寨,只是一个“糖”。

哦不,确切的说法是,只是糖的第一次售卖。

靠着“糖”,商队可以一次又一次地拉回数十万贯的钱!

“一次三、五十万贯。每月一次,一年就是十二次,那——”

龙门寨就能拉回来高达几百万贯的钱啊。

几百万贯!

好陌生的词。

郑、黄、陈等几大豪族,盘踞利州一两百年。

数代人的积累,整个家族的资产加起来,估计也就几百万贯。

这还是加上动产 不动产等等所有的资产呢。

而这么大一笔庞大的资产,对于龙门寨来说,只是一年的毛利?

这、这——

饶是几大豪族见多识广,都不是眼皮子浅的人,估算出这笔数额后,也忍不住地倒抽凉气。

嘶~

嘶~~

待客的花厅里,几大豪族的家主,纷纷撮着牙花子。

“这糖,到底是何物?竟如此畅销?”

“……我原本以为手工皂就是非常难得的好物了,没想到,还有个‘糖’。”

难怪之前人家龙门寨如此大方,连秘方都拿出来拍卖。

合着,不是人家傻,而是人家还有更好的底牌。

“郑郎君,你家女郎与龙门寨最是亲近,可否——”

财帛动人心,更何况是这种堪称摇钱树的存在?

陈家家主第一个安耐不住,陪着笑脸,试图撺掇郑家家主去做“出头鸟”。

郑家家主:……你看看我,我的脸上可有写着“蠢货”二字。

他家锵锵,确实跟沈寨主交好。

但,大家都是老狐狸了,没必要揣着明白装糊涂——

生意场上,人情是人情,生意是生意,决不能混为一谈。

换成他们自己,扪心自问,不说“糖”了,就是手工皂,他们也未必愿意分享给其他人啊!

dengbi.net dmxsw.com qqxsw.com yifan.net

shuyue.net epzw.net qqwxw.com xsguan.com

xs007.com zhuike.net readw.com 23zw.cc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