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地府日常 第 77 章 收网

作者:无字惊鸿 分类:武侠仙侠 更新时间:2024-07-26 23:30:53

袁绍兴冲冲地奔去和幽州打仗了。

他刚带人离开,后脚朝廷来催赋税的人手就到了。这次来的领头使者依然是个诸侯们不太熟悉的人,自称秦离。

看这个姓氏,留守在邺城的众人就知道他和秦正是一伙的了。

秦离来了之后先礼后兵,提起去年冀州送粮送得很爽快的事情。

他学着扶苏往日那般微笑询问:

“听闻今年虽也有旱灾,但不曾起蝗,想来粮食收成应当不少。不知今年赋税几何,能否尽数上交朝廷?”

而后又表示皇帝日子过得艰难,身为大汉天子居然还要催各地缴纳赋税。也不知道刘家的列祖列宗泉下有知,如今是个什么想法。

邺城众人:?

邺城众人听着秦离夹枪带棒的威胁,又看着他脸上那奇奇怪怪的危险微笑,总觉得情况不太妙。

城中留守的是沮授,沮授见这朝廷使者来者不善,又没时间给他去传信袁绍商议对策——毕竟没有赋税给多少还等你去跟上官商议一番的道理,这种东西应该收的时候就有定数了。

无法,沮授只能斟酌着提了一个数。

然后卖惨:

“冀州受旱灾影响颇多,且去年因蝗灾的缘故,不少种粮都被吃掉了,春播的时候就有大片良田荒废,实在是困难。”

秦离也没说自己信不信:

“原来如此,冀州如此困难,居然也没来向朝廷寻求支援吗?袁刺史果真是忠心不二啊,不肯给朝中添麻烦。”

沮授:……

饶是政治生物都厚脸皮,沮授听到这话也觉得不太好意思。毕竟“忠心不二”的袁绍现在正带兵去攻打受朝廷掌控的幽州,明显一副乱臣贼子的做派。

秦离也好像是故意的那般,还问他:

“怎么不见刺史前来?袁刺史不在邺城吗?”

沮授硬着头皮扯谎:

“北边的中山郡出了点状况,刺史亲自过去处理了。”

秦离恍然:

“中山郡,我记得中山太守是前司徒王允的侄儿?”

沮授听他主动扯开话题,连忙顺着往下说:

“不错,那王凌正是王司徒长兄次子。前几年王允被郭李二人害死时,他与他兄长一同逃回家乡太原,后来受袁刺史征兆,便来了中山做太守。”

秦离的微笑越发莫测了:

“果真是太原王氏的子弟,看来我不曾记错。听闻太原王氏起于周灵王太子姬晋,其子宗敬任司徒时被称为王家,子孙便以‘王’为氏。”

“从宗敬下传到十五世为秦将王翦,王翦之孙王离有二子。次子王威的九世孙迁居太原,此乃太原王氏始祖,可有此事?”

沮授不明所以:

“这……仿佛确有此事?”

天下王家都爱攀亲戚说自己是周灵王太子晋的后人,但具体多少是真的不好说。

沮授倒是清楚琅琊王氏在各处记载里都能对的上号,确实是王离长子王元的后人。太原王氏就难说了,有记载可考的也是自他

们汉朝起的?()6?#?#??()?(),

再往前就无法佐证了。

化名秦离的王离并不在意这个太原王氏是不是强行攀上他次子的“后人”()?(),

既然这群家伙认他当祖宗()?(),

有便宜不占白不占。

确定了汉朝世家都听过这种说辞之后()?(),

王离心满意足。但他没有直接带着赋税离开冀州,而是装作不满的样子和沮授你来我往了一阵子。

充分表达出对冀州赋税给得太少的不满之后,他才押运着粮草离开。

其实冀州给多少都不要紧,本今年不给朝廷赋税,王离这还算是捡漏了呢。

而且王离这次过来,实则主要是来和李左车里应外合的。

朝廷的援军这不就到了?

不然催赋税这样的事,何必非得让将军出面。

由于是来押送赋税进京的,王离理所当然地带来了不少“运粮兵”。有合理的借口之后,带兵入境也不会引起冀州的警惕。

为了合理化自己带这么多士兵同行,王离在邺城还多留了几天。仿佛试图从冀州多抠点粮草出来的样子,不然自己带这么多人不是白带了?

可惜沮授也不是好对付的,到底没有松口,咬死了冀州困难给不出来多余的粮草。

等王离离开,沮授还留了个心眼,让人盯着这支队伍是不是当真回直隶去了。

直到运粮队走出冀州范围,进入直隶的河内郡,探子才看他们的方向是直线朝洛阳去的。

沮授于是放下心来。

然而王离等追兵离开后,立刻和屯兵河内的军队汇合。北上借道并州的上党、太原,从代郡绕去了中山。

袁绍攻打幽州,自然是直奔幽州治所蓟县而去的。从邺城往蓟县走,要么走河间,要么走中山。

但无论走哪里,最后都要先进入幽州的涿郡。它地处中山和河间之间,是突出来的一块。

王离的目标就是涿郡,准备切断袁绍后路。不过从代郡去涿郡,最短的路其实是横穿中山。

——由于古代郡县划分不是规规整整的形状,不仅涿郡横亘在冀州,中山也横亘在幽州。

王离想着干脆顺道去看看他的便宜后人。

如果能策反中山太守,那么这次对战袁绍的胜算就更大了。袁绍失去一郡助力,总归是件好事。

这头王离和他的第不知道多少世孙谈心的时候,那头洛阳迎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刘备到底没底气和刘虞争夺刺史之位,飘摇半生一事无成,如今连个立身之地都没有了。

他思来想去,觉得不如来皇帝身边找找机会。自己好歹也是汉室宗亲,皇帝正是用人之际,或许愿意给他封个一官半职。

如果可以,刘备当然想自己建功立业,和其他诸侯那般坐拥一方。但这种事情如今也只能想想了,皇帝眼看着掌握了实权,无论哪个宗亲都最好乖顺下去。

这会儿的刘备还不曾体会过多少日大权在握的快乐,仍旧十分落魄。

所以他对未

?。?。??()?(),

掌控一州属于终极梦想()?(),

现实追求只是能继续当个县令就不错了。要是皇帝大方一点()?(),

给他个太守当当()?(),

他就更惊喜了。

刘协看着这个三十岁多的儒雅文士,有些意外。

刘协问道:

“朕听他们说你家贫,发迹前是卖草编之物的?”

他怎么看着这位中山靖王之后,日子好像过得也没那么惨嘛。这通身气质,绝对是跟随大儒好好学习过的,家贫之人能有钱去进学?

刘备:……

刘备不得不努力为自己辟谣:

“陛下许是听差了,臣年幼时父亲早逝,母亲才不得不借此为生。幸而不多久便遇到族中大方的长辈,愿意资助臣进学。”

刘备少年时过的也是喜欢狗马、音乐、华服的潇洒日子,还不怎么爱读书。当时他和公孙瓒一起在九江太守卢植门下读书,卢植可不是一般人。

虽然刘备不爱读书,不过问题不大。他为人和善,酷爱结交豪杰。由于生性话少和喜怒不形于色,众人都认为他必成大器。

扶苏打量着刘备,心道这样的人要是日后跟他们为敌,不仅麻烦而且确实太浪费了一点。

要不,就把刘季叫来吧?

不过刘备会不会认大秦忠臣刘季当祖宗啊?该不会只认汉高祖刘邦吧?

唉,真是麻烦。

他们汉室宗亲怎么总能出厉害人物?关键是出了这么多厉害人物,大汉还是亡了,可见天命如此。

扶苏扭头就劝说刘协把刘备留在朝中任职,千万不要放出去。刘备此人擅长结交地方豪杰,放出去哪怕是当个县令,说不准过几年就又多了个难以管束的诸侯。

刘协想想荆州的刘表,深以为然。

他和刘备又没什么交情,说不上信任不信任的。反正现在他看着就觉得汉室宗亲没一个好东西,都想觊觎他的天下。

梓桑和司徒说得不错,地方诸侯倘若是外姓臣子的话,随时都可以剿灭。换成刘氏宗亲,却不得不顾虑一下祖上的情分,实在麻烦得很。

于是刘备就带着他的兄弟们入朝了。

这对刘备来说不算特别好的结局,他更想出去闯荡一番事业。

然而打着匡扶汉室旗号的他,必然也要被辅佐皇帝这个责任限制住。皇帝需要他留下帮忙,他没法拒绝。

始皇因此光明正大调遣了他的下属。

秦司徒表示:

“前些年乱象频发,各地贼匪流窜,然官署不能敌。至如今,依旧有大批反军四处作乱,还请诸位相助。”

刘备只能慷慨解囊:

“司徒需要我等做什么,直说便是。”

始皇就要走了关羽张飞等人,命他们率军去各地剿匪。

扶苏清点了一下人数:

“唉,赵云怎么不在里头?”

始皇翻开新的一封奏章:

“前两年他兄长去世,他便辞官归乡去了。”

原本是要等到几年之后,赵云才会前往邺城,与刘备重逢。如今赵云还在家乡

常山郡()?(),

常山是冀州边陲的郡县()?(),等拿下冀州之后就可以征辟他了。

现在去征辟的话?()?[(.)]??*?*??()?(),

容易被袁绍截胡。

扶苏问父亲:

“阿父预备如何应付刘备?”

始皇答:

“若无法为我所用()?(),

自该提前解决。”

总之在他称帝前,得把人干掉。免得留到称帝后,刘备这些汉室宗亲突然蹦出来拉起大旗要复汉。

扶苏点点头:

“如今刘备被困洛阳,我们随时可以动手。”

这就是他把刘备留下的原因。

不仅是刘备,其他的汉室宗亲也得找借口一一弄回洛阳来,不能放在外头。

如果这群人都在直隶,哪怕始皇登基之前没把有复汉之心的人杀光,他们在直隶也很难闹出太大的动静。

以始皇的本事,将直隶掌控得一点漏洞都不留给旁人,完全不成问题。

隔了两日,扶苏按照父亲的意思再度前去忽悠刘协,这次扶苏带来了陈王刘宠有异动的消息。

刘宠的封国陈国位处豫州北部,而豫州这些年乱得很。突然空降一个之前没什么名声的刘备,已经让刘宠很不满意了,结果刘备又被另一个空降的刘虞抢了刺史的位置。

同为汉室宗亲,凭什么他们能当刺史自己却不可以?

刘宠并不满足于只当个陈国国主。

早在二十年前,刘宠就暗中和国相搞祭祀天地的操作。

诸侯王是没有权利祭天的,只有天子可以这么做。所以国相等人就被诛杀了,唯独刘宠被放过。因为汉灵帝觉得自己刚刚处决了渤海孝王,不好再杀一个亲戚。

但是随后刘宠在境内也没安分过,回到陈国以后他继续折腾各种事情。譬如疯狂扩充军队规模,又譬如借着讨伐董卓的事情自称辅汉大将军屯兵阳夏蠢蠢欲动。

总之刘宠是个心怀大志的家伙。

这次他决定趁豫州乱象干脆把刘虞干掉,都是汉室宗亲,刘虞没了说不准他能接手豫州呢?

等他占有了整个豫州,底气就更足了。什么小皇帝,根本不用放在眼里。

刘宠坚决不认为现在的朝廷有什么实权,东南西北看一圈,感觉每个诸侯都一身反骨,怎么可能服气皇帝?

——从某种角度来说,刘宠的感觉也没错。他们确实不服气皇帝,服气的是秦司徒来着。

刘协听完大怒:

“所以说这个陈王之前就趁着豫州正乱,私底下做过不少小动作。如今豫州都收复了,他还不肯安分下来?”

扶苏无奈地说道:

“因他前一次僭越祭天,也不曾遭受先帝惩处的缘故,刘宠许是觉得陛下也不会动他。”

杀个刘虞还能比祭天罪更重吗?

有封国的亲戚到底比没有的血缘关系更亲近,刘宠仗着自己的高祖父是东汉第二位皇帝汉明帝,很是有恃无恐。

反观刘协,辈分就太小了。刘协他高祖父的祖父才是汉明帝,刘宠足足比刘协高了两辈。

刘虞则压根不是汉明帝这一

脉的,他是汉明帝的兄长、废太子一脉的后人。

刘协深吸一口气:

“刘虞如今可还好?()?()”

扶苏答道:

“刘宠手握重兵,如今正大军进攻豫州治所。陛下也知道刘虞不善带兵,现下被困在城中,岌岌可危,司徒已经派兵前去增援了。()?()”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赶得上。

始皇的意思是,刘虞为人安分,是死是活都无所谓。反正这次刘宠出手以后,就可以把刘宠按死了。

扶苏则暗示带兵的章邯:

“汉室宗亲自然是少一些为妙。20()_[(.)]20720&?&?20()?()”

章邯表示一定会找个“合适()?()”

的时机,再赶到豫州治所。

所以隔了十来天,刘协就悲痛得得到了刘虞和刘宠双双殒命的结局。刘虞是被刘宠杀掉的,刘宠是战场上刀剑无眼,被士兵杀掉的。

本来刘宠这种可能得俘虏回来,由皇帝处决。奈何战场形势千变万化,也不是一定就能成功把人俘获,这都是没办法的事情。

刘协数了数:

“朕在外的宗亲不多了啊!”

扶苏点头:

“是不多了,不过还有不少在封国里待着,其实也不算少。”

还是太多了,得想个办法挨个灭了。

这样既能解决汉室宗亲,又能借机将他们除国,收回封地。比如刘宠这种,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收回他的地盘,不用留着传给他的儿子们。扶苏忽然灵机一动,回去和父亲说:

“那些没什么本事的封国国主可以留着,就等他们日后为了复汉造反。如此,便能顺理成章地除国了。”

始皇瞥他:

“朕都代汉自立了,哪怕他们不造反,也本来就可以将他们除国。”

哪有新朝代还承认前朝封地的?

扶苏撑着下巴:

“对哦,我给忘了。”

主要他们这次不是一个个打天下打过去的,而是接手现成的大一统王朝。一不小心就觉得好像应该把前朝的所有东西都接手,再想法子挨个消除隐患。

扶苏自我反省:

“还是灭六国简单点,在汉朝谋夺天下要用各种迂回的方法。计谋用多了,都把我套进去了。”

其实他阿父称帝以后,就用不着再迂回了。不服气的挨个打过去即可,看不惯的制度也可以强行更改。

改朝换代嘛,这种时候自然是可以多搞点惊天动地的改变。旁人有意见也没用,始皇帝夺天下可不靠他们,自然无需去管他们高不高兴。

始皇见儿子苦恼的模样,觉得可爱。

他故意问道:

“你最近是不是太玩物丧志了,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扶苏拒不承认:

“我明明就很忙,阿父胡说。”

始皇挑眉:

“忙着偷懒吗?朕看太仆之职对你来说还是太清闲了些,不如这样,调你去做个廷尉好了。”

扶苏连忙拒绝了,他才不去当廷尉呢。

廷尉就是个卷生卷

死的官职,前有李斯呕心沥血,后有曹参无心茶饭。这还是大秦的廷尉,换成大汉的,那就更惨了。

汉末法度混乱,当个廷尉还得多方权衡。这个罪犯出自世家,不能罚得太狠。那个背靠宗亲,也不能过于铁面无私。

幸而如今宦官集团已被一网打尽,否则还得顾虑谁背后有没有个十常侍当干爹。

且刘协目前年纪还小,尚且不必烦恼外戚之患。但再过个三两年的,就得给国丈国舅让道了。

扶苏想到这里,微微皱眉:

“刘协这个皇帝……”

始皇轻描淡写地接口:

“不能让他坐到加冠之后。”

拖到加冠就不得不给他立后了。

还有四年多,他们得在四年内把天下平定了。

幸而如今冀州、豫州等地已经不成威胁,兖州的荀彧大概率不会因为篡汉就和他们敌对,徐州的曹操也有招安的机会。

所以唯独剩个荆州,要把刘表收拾掉。

始皇接下来要做的不多,只要将自己的好名声发扬光大即可。

他得让全天下都觉得他秦司徒是个绝顶好官,好到就算他篡位了,万民也依然会闭眼吹就该秦司徒当皇帝的那种地步。

这件事没什么难度。

饱受灾害和战乱的黎民百姓要求很低,只要让他们接下来数年都能安居乐业,再整顿一些朝廷乱象就行了。

恰好,除却明年的蝗灾之外,往后十多年都不再有灾害记载于史册。

在庶民看明连老天爷都认可了他。

汉朝皇帝自己搞天人感应,导致天下灾害和帝王不修德行挂上钩,现在正好被始皇拿来利用。

扶苏一本正经地分析:

“汉末皇帝昏聩,因而灾害四起。自秦司徒主政后,灾难渐渐平息。初年仍有灾害降世,乃是因为皇帝干政的缘故。”

等三年后秦司徒站稳脚跟,政皆出自其手,不再有皇帝插足,便没了灾祸。

而三年之后,也是各地诸侯被削没了的时候。有诸侯存在才需要维持忠臣人设,地方诸侯全灭自然就不用装了。

始皇听着他那个“皇帝干政”

的评断,不由失笑。

人活得久了真是什么词都能听见。

听过太后干政、宦官干政,头一次听说皇帝也能用干政这个说法的。

始皇让他不许乱说:

“你莫不是忘了其他位面有史书记载过的名言‘陛下何故造反’?”

扶苏这家伙也想成为经典故事中的一环吗?那可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有些话还是得少说为妙。

扶苏乖乖闭嘴了:

“我只和阿父说说而已,没准备往外散播的。”

始皇根本不信,他分明就是打算传播这种舆论,借此煽动庶民。

扶苏叹气:

“算了,我还是去看看桥松吧。”

桥松这些天一直跟着郭奕满城跑,扶苏还想

趁着儿子小,补偿一下他缺失的幸福童年呢。结果小孩子社交挺多,亲爹杵在旁边显得异常多余。

?无字惊鸿提醒您《大秦地府日常》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

问过侍从之后得知今日小家伙没去旁人家做客,而是在郭府和郭奕一起进学。扶苏就直接登门了,果不其然见到郭嘉也躲懒没去上职。()?()

郭嘉担任的职位是大鸿胪,也就是管礼仪庆典的。()?()

如今天下还乱着,自然没事不会举办什么庆典宴会,也就年初祭天这样的大事还会照常举办。()?()

因此郭嘉的日常工作就剩下教导皇帝等人礼仪,而这样的事都可以全部推给下属去做。

所以郭嘉懒觉睡到现在了还没起。

扶苏也是个爱睡懒觉的,看看两个比自家亲爹都要自律的好孩子,难得有些心虚气短。

扶苏轻咳了一声:

“桥松,奕儿,学业里可有什么不会?我今日清闲,可以教导你们。”

桥松抬头看看他爹,问了一句大实话:

“父亲难道不是每天都很清闲吗?”

郭奕连忙捂住他的嘴:

“桥松乱说的,太仆不要生气。”

而后小声提醒不到三岁的小弟弟,这种话以后别说,会让大人恼羞成怒的。

扶苏:……

扶苏微笑着表示:

“奕儿多虑了,我哪里是会和小孩子计较的人?只有郭奉孝才会恼羞成怒,我和你父亲不一样。”

桥松从郭奕手下挣脱出来,又不怕死地补了一句:

“对,我父亲只会把账记下,等我长大了再和我算。”

毕竟他也不是真正的小孩子,记起仇个痛快。

郭奕呆了呆:

“还能这样的吗?”

那他感觉他爹比秦太仆好一些,至少他爹不会和小孩子记仇。

扶苏伸手把桥松拎起来:

“你对我意见很大?”

桥松冷静地说:

“你现在可以去找祖父告状了,控诉我不敬长辈,然后祖父就会说我。你不用做什么都能见到我被训,依旧清清白白。”

被摸透了套路的扶苏:……臭小子!

作者有话要说

扶苏:我就说生的儿子都是讨债鬼吧!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