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蕃,字永元。庐江西南松滋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天文学家、数学家,历任吴国尚书郎、散骑中常侍、夏口监军、常侍等职。王蕃依据张衡学说,结合观察天文实践,重制浑天仪,用勾股定理求出圆周率3.1555,提高了测定黄赤交角的精确性,其制造的浑天仪既灵巧又实用,在“浑仪”上标明地球与日月星辰的运行,从而说明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等节气,以及何时昼长夜短,何时昼短夜长,何时昼夜相当,并由此制订历法。撰有《浑天图记》、《浑天象说》。所著《考度论》载入《晋书》、《天文志》和《宋书》。《三国志·吴志》称他“博览多闻,兼通术艺”。
东汉张衡曾经制作浑天仪观察星相,在当时可以说是空前的大发明,可是王蕃看了觉得古代的观星仪器太小,星星太多实在不方便,而张衡的浑天仪比以前大了许多,可是太大连转动观察都很不方便,王蕃有了想法就动手去做,做出了一个改进版本,江东学界纷纷赞叹。
王蕃博览多闻,兼通历法、六艺,起初担任尚书郎,后来辞官而去。吴景帝孙休即位后,王蕃与贺邵、薛莹、虞汜一同担任散骑中常侍,加授驸马都尉。当时社会评论认为王蕃很清雅,朝廷派遣王蕃出使蜀国,蜀国人都很称赞他,回朝后担任夏口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