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讲将1 第十八章 《后北征录》——金幼孜

作者:徐夏半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30 09:31:22

金幼孜,名善,以字行,号退庵,徘山村人。进士,授户科给事中,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讲授《春秋》。迁右谕德兼侍讲,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与杨荣并为文渊阁大学士,随明成祖朱棣历次北征,据马鞍立记山川地形。明仁宗即位后,拜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旋加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

金幼孜,出生于江西新淦,生而聪颖,“秀拔不群”,自幼即刻苦于学,其父雪崖先生奇之。长大后,闻清江县著名的学者聂铉归乡,任庐陵教谕,拜其为师,从聂铉学习儒家经典《春秋》。学成后,入新淦县学为邑庠生,与练子宁同学,二人十分友善,练子宁曾经对金幼孜说:“子异日必为良臣,我必为忠臣,无相负也。”后来练子宁确实殉死社稷,金幼孜也的确历仕累朝、位至宰辅。

幼孜赴省城南昌参加己卯科乡试,中第九名举人,参加礼部主持的会试,此科的考官是董伦、高逊志,幼孜列第十三名。殿试建文皇帝亲自策问,幼孜列二甲第四名,赐进士出身,金幼孜已经完成了鲤鱼跳龙门的飞跃,实现了由平民到国家储备干部的身份转变。金幼孜登第后,朝廷即授以户科给事中之职,这个官职不大,属从七品。明初仿六部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置左右给事中各一人,掌规谏、稽察之事,说白了,就是言官,碰到皇帝做错了什么事你就得勇敢地站出来批评指正,当然对于百官之言行,给事中也有权弹劾。

朱棣的靖难军在破南京城之际,翰林修撰王艮、解缙、吴溥、胡广等聚集在吴溥家中,相约要殉道死社稷,解缙陈说大义,胡广也慷慨激昂地发言,唯独王艮默默地哭泣不说话,最终也只有王艮饮毒自杀。据《明史·周是修传》记载:“初与士奇、解缙、胡靖及金幼孜、黄淮、胡俨约同死,临难,惟是修竟行其志云。”朱棣破城,解缙、杨士奇、胡广、杨荣、金幼孜等相继迎附,表示归顺,练子宁因不屈服于强权而被杀灭族,幼孜以翰林检讨之职入直文渊阁,同直者共七人,皆参掌机密、以备顾问。

金幼孜等七人入直内阁后不到一个月皆升职,幼孜为翰林院侍讲,官阶承直郎,明成祖赐予幼孜象笏、幞头与二品织金衣等物。当时仁宗还是皇太子,成祖命翰林院官员为太子讲解儒经,才子解缙讲《尚书》、杨士奇讲《易经》、胡广讲解《诗经》,幼孜则负责《春秋》的解说与教授,幼孜遂承命作《春秋要旨》三卷。宣宗为皇长孙,成祖又命翰林院近侍官员辅导宣宗读书,幼孜参与其中,成为宣宗的老师。

朱棣率军队亲征北方的蒙古鞑靼部落,金幼孜、胡广、杨荣随行出征,朱棣非常赞赏幼孜的文才,每经要地,就让金幼孜记录其山川地形。当时正值初春,天寒地冻,风雪刺骨,成祖对于金幼孜等来自南方的文臣甚为关怀,大军到达兴和的时候,成祖单独召见了胡广,告诉他脚受冻的时候不要立即去烤火取暖,慢慢行走脚自然会暖和了,接着又问道:“金幼孜在哪?他的脚不会冻伤了吧?”

朱棣不仅很欣赏幼孜的文采,而且对幼孜本人也极为爱重,两人话很投机,据金幼孜自己的记述,每晚明成祖都要和他在营帐里深谈到夜半二、三更,足见幼孜受宠信之程度。大军从凌霄峰出发,由于行军速度较快,幼孜、胡广、杨荣三人没有来得及跟上明成祖的车驾,迷路失陷于山谷中,经过艰难跋涉才在第二天的早晨到达大营,幼孜三人去拜见成祖,成祖见到三人后喜出望外,问:“你们怎么才来?”三人答以迷失方向之由,成祖听后大笑,说:“你们也累了,就早点回去休息吧。”幼孜三人出,遇见兵部尚书方宾,方宾告诉他们说昨日皇上在途中多次召见你们三个人,久久不见人来,就知道你们肯定是迷路了,很是担忧一共派了三十人四处寻找你们的踪迹,早晨又增派了十余人前去,不曾想你们自己回来了。幼孜听后甚为感动,他在《北征前录》中说道:“幼孜自惟以一介书生,荷蒙圣上眷顾,顷刻不忘,天地之德,将何以为报。”真情地流露出对成祖的知遇之恩,和念念不忘的感激之情。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