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热闹不嫌事大,说的就是谢云飞这样的人,众人齐齐瞪了他一眼,谢云飞讪讪闭嘴。
李耀桀也有些尴尬,“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新罗国的公主,这位是她的堂妹。”
金德曼和金胜曼齐齐行礼,第五瑶等人也还礼。心里都很好奇,新罗的公主怎么会跟着李耀桀回来?
李耀桀一一给她们介绍:“她复姓第五,名瑶,字子玉,我的妻子……那个家伙叫谢云飞,字明羽……她叫西菜子,日本的皇女,目前是他,钱二生的妻子。”
金德曼礼貌地说清了她的来意,第五瑶带着她去了花园,李耀桀之前也学着文闲居,在花园搞了一个小书房,那里保存着所有人写的诗词,“这些是我们在长安写的。”
金德曼惊讶,“你们还在其他地方写过诗文吗?”
“是的。我们在大唐南海边的广州生活过,有不少诗词是在那里写的,但没带回来,不过有一些被朋友刊印下,所以也在这里。”
“好美的诗啊。”金德曼和金胜曼两女爱不释手,看得惊叹连连,“一家人都是才华横溢之人,我好生佩服。”
“这首是苏月小姐最新写的吗?”
苏月确认了一下,“是的。”
“这雪写得真好。我要是有你们一半的才情就好了。”
金胜曼翻了一会儿,问:“这种律诗和词的格律,炎公是不是有规定?”
第五瑶拿出那本《律诗与词谱》,“这些格律都在这里了。”
“光是看要求,我都看不明白了。”金德曼苦笑着说,“你们能写出这么多这种的诗,真的是厉害。”
“你们太谦虚了,以你们的才情,并不难的。”
金胜曼翻着这些诗文,突然十分欣喜:“我好喜欢这句「甘醴贪杯清若水」,不是心境高明之人,真写不出这样的句子。”
“的确,七个字,却是人生的一个忠告,我觉得这应该是我们的准则才是。”
李耀桀微微叹气,作为一个死宅,以及计算机学生,他本来就不太会交际,何况是这样一直夸他的场景?心里笑嘻嘻,嘴上谦虚虚?
“可惜我下一句没对好。”
金胜曼微微歪着头,“这里是要写一对联?”
“嗯。”
李耀桀当时在齐王府,为了快速写完,下一句的确写得不咋地。
“生人结义挚如亲……也很好啊。”金德曼笑着说,“反正我是写不出这样的句子。”
“和上一句,意境不太合。”李耀桀摇了摇头。
“如何写对子呢?”金德曼虚心请教,“虽然我知道对联,但总写不出。”
李耀桀沉思片刻,“这个……物对物,数对数吧,就好像有人总结的,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这段话源自于一本书《笠翁对韵》,在明清时期的李渔编写的,当初李耀桀也看过一些。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金德曼和金胜曼沉吟,感慨,“太美妙了。”
李耀桀点了点头:“这些只是一种思路,但具体作诗还是依靠自己的情义,不可为了对子而伤了诗境。”
“单是为了对这些对联就已经很有趣了,单单是诗中的对子就足够让诗变得有韵味了,更何况还有韵律等,律诗真的是优美。”
“是的。”李耀桀浅笑,“所以,我知道的很多文人,都喜欢对对子,想出一个绝好的上联难倒其他人,或者对出一句完美的下联惊讶四座,十分有趣。”
对对子的确很好玩,李耀桀之前和第五瑶、杜蔓婉她们在写诗的时候,也喜欢给彼此出对子。李耀桀也提出了好几句有名的上联,也包括了那几句有名的千古绝对,「烟锁池塘柳」、「寂寞寒窗空守寡」。
“真的吗?”金德曼二女也有兴趣,“具体如何?”
“比如。”李耀桀想了想,“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这句你们会想到什么下联?”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是清朝人李文甫和老师出游的时候,他老师所出的上联。
不仅仅是金德曼姐妹,包括第五瑶、杜蔓婉、谢云飞等人都在思考。
“青山应该对……绿水?”
“可以这么对。”李耀桀点头,“青是颜色,最恰当就是对同为颜色的、且是仄声的字,比如白、绿,赤,墨,紫等等。而山是景物,也应该对一种事物。”
众人思考着答案,倒是杜蔓婉想了一句下联,“白絮总多情,随风漂泊。这句如何?”
“还不错。漂泊和白头,不够工整其他还好。”
“哇塞,杜姑娘还文采。”金胜曼笑着说,“但我感觉,虽然漂泊和白头在文字上不对仗,但在意境上一样。”
“没错。”
李耀桀笑了笑,的确是这样。
“那相公,原来的下联是什么?”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不错不错。”
“不过,皱面和白头也好想有些问题吧?”苏月问。
李耀桀缓缓点点头,“白和皱字同为仄声字。”
现代汉语白是第二声,但在古代是仄声的。这样一来,的确是平仄不相对。
金胜曼感慨:“对对子比起律诗里的对联还要难啊。”
“算是吧,律诗里的对联不要求平仄完全相对。其实吧,很多时候,如果为了全部相对,会限制人的发挥,所以是允许和律诗的一样的,也就是结构相对就可以了。”
“哦,所以皱面对白头没什么问题,漂泊对白头也没问题咯?”
“嗯……”
金胜曼看着李耀桀,“那炎国公大人,你还知道什么有趣的上联吗?”
“嗯……”李耀桀想到一句,“我看过一首诗,其中一句非常好,天若有情天亦老,意思是老天看到人间这样的惨况,如果他有感情,也会因此悲伤变得苍老。”
这句著名的诗句出于唐朝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无数才子佳人为之动容,后来***在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也引用了这句话。历代很多文人都把这句诗当做上联,但至今为止,只有一个人对出一句完美的下联。
……
……
(本章完)